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1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6-01-15
论文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线粒体DNA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胡鹏飞;王茜;戴伟;王晓梅
2006, 19(1):  1-5. 
摘要 ( )   PDF (32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长江水系南京和江都地区中华绒螯蟹共61个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应用PCR技术扩增了中华绒螯蟹线粒体COI基因,选用8种能识别4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对该基因片段进行RFLP分析.在两个群体中共检测出8种复合单倍型,其中复合单倍型AAAAAAAA和BBBBBAAB为两个群体所共有,它的个体数所占的百分比在两个群体(南京和江都)中分别为87.9%、12.1%和50.0%、25.0%.在南京群体中,复合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为0.077,而在江都群体中,复合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4~0.077;南京和江都群体的线粒体COI基因多态度(或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值分别为0.008和0.019.结果说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具有一定的群体内遗传多样性.
鲤鲫杂交(♀)×鲫(♂)回交子代的形态特征研究
闫学春;孙效文;梁利群;曹顶臣
2006, 19(1):  6-10. 
摘要 ( )   PDF (22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雌性鲤鲫杂交与雄性鲫鱼回交,制备了鲤鲫杂交回交子代鱼,并对其1龄鱼的形态特征和内部器官结构进行了测定.其主要性状为:回交子代的背鳍条Ⅲ,15~18;臀鳍条Ⅲ,4~6;侧线鳞27~36;侧线上鳞和侧线下鳞同为5~6;鳃耙28~33;体长为体高的(2.35±0.11)倍,为头长的(3.33±0.13)倍,为尾柄长的(6.36±0.54)倍;头长为眼径的(4.54±0.20)倍;为眼间距的(1.74±0.07)倍;为尾柄高的(1.96±0.1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90±0.28)倍;体高为头高的(1.59±0.09)倍.结果表明,该回交子代鱼在可数和可量性状上都有个别性状产生变易,但大多数性状相对比较稳定.
黄颡染色体组型的初步分析
薛淑群;尹洪滨
2006, 19(1):  11-13. 
摘要 ( )   PDF (13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黄颡鱼的染色体玻片,对100个中期分裂相记数统计,确定黄颡的2倍染色体数为2n=52.由测得的核型参数和按Levan等提出的染色体划分标准得出:有14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5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4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3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其染色体总臂数(NF)为90,黄颡核型公式为2n=28m+10sm+8st+6t.
利用紫外线辐射遗传失活精子诱导虹鳟雌核发育
徐连伟;贾忠贺;王炳谦
2006, 19(1):  14-19. 
摘要 ( )   PDF (29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试验利用紫外线辐射遗传失活精子,热休克诱导虹鳟雌核发育,确定了最佳诱导参数.结果表明,精子经紫外线照射80 s、卵受精后40min在26℃水浴下持续处理15 min,雌核发育率最高,育成率为21.35%.利用白化体虹鳟品系金黄体色的显性性状作为鉴定雌核发育个体的依据,方法可行.
施氏鲟仔鱼眼的组织学观察
王念民;刘建丽;王炳谦;曲秋芝;孙大江
2006, 19(1):  20-25. 
摘要 ( )   PDF (49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施氏鲟仔鱼的眼球进行组织学观察,发现其眼球结构由外至内分为角膜-巩膜层、虹膜-脉络膜层、晶状体及视网膜层.其未发现脉络腺,且有眼柄;未发现参与晶状体调节的平滑肌,并有类似镰状突的特殊结构;同时施氏鲟仔鱼的视网膜中只有视杆细胞和单视锥细胞,这些结构特征不同于软骨鱼,也与大部分硬骨鱼有差异.
哲罗鱼摄食器官发生、发育的初步观察
关海红;尹家胜;匡友谊;徐伟
2006, 19(1):  26-30. 
摘要 ( )   PDF (33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形态学与组织切片技术,对哲罗鱼进行胚胎后摄食器官发生发育的观察和研究.描述了口径、鳃耙、口腔上腭、颌齿、舌齿等摄食器官的发生、发育的特征;论述了哲罗鱼摄食方式和摄食机能,摄食器官发生、发育与饲养生物技术措施.为培育哲罗鱼苗种和饲养食用生物技术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乌苏里拟鲿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潘伟志;陈军;王鹏;尹洪滨;赵春刚;关海红;焦晓平
2006, 19(1):  31-35. 
摘要 ( )   PDF (25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6月初时体长225-468 mm的个体,绝对怀卵数2684±1029粒,卵子为橘黄色,卵径平均2 mm,在水温15~17℃时,受精卵需要约96 h以上的胚胎发育出膜.人工催产试验以LHRH-A、HCG和DOS等不同种类和剂量试验,结果混合组获得产卵率85%,受精率75%的效果.苗种培育每亩投放鱼苗3万尾,经3个月培育结果表明,体长由1.21 cm增长至15.31 cm,体重由0.023g/尾增重至28.25g/尾,成活率达96.8%.对肌肉营养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肌肉中粗蛋白含量为67.11%~82.11%;粗脂肪含量为8.90%~23.74%;灰分含量为4.95%~6.24%.
山女鳟低温养殖生产性能观测试验
王昭明;王炳谦;王新军;李建兴
2006, 19(1):  36-39. 
摘要 ( )   PDF (16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年均水温8℃的高寒地区进行了生产性山女鳟养殖试验.发眼卵至12、22月龄鱼育成率分别为70.7%和56.4%,平均体重分别为41.58 g和213.0 g,单产分别为9.2 kg/m2和18.8 kg/m2.
山女鳟适温养殖生产性能观测试验
王昭明;沈希顺
2006, 19(1):  40-42. 
摘要 ( )   PDF (14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年均水温12℃的适温试验区进行性了生产山女鳟养殖试验.0.3 g的苗种饲育270 d,育成尾重61.2 g当龄鱼种,育成率73.2%,单产21.54 kg/m2,饵料系数1.21.尾重64.2 g的当龄鱼种饲育235 d,育成尾重247.9 g的成鱼,育成率80.3%,饵料系数1.3,单产25.7 kg/m2.
扁吻鱼鱼苗寄生虫病防治试验
马燕武;任波;张人铭;吐尔逊;任慕莲;阿不都;艾则孜;刘宇;郭焱
2006, 19(1):  43-46. 
摘要 ( )   PDF (23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5年4~7月,在室内集约化培育扁吻鱼鱼苗期间,鱼苗相继受到多种寄生虫的侵袭.通过用甲醛、硫酸铜、氯化钠和硝酸亚汞等药物治疗.结果表明:水温16~19℃时硝酸亚汞治疗小瓜虫病的安全有效浓度为0.4~0.8 ppm.水温22~26℃时,为0.05 ppm;40ppm-60 ppm福尔马林溶液可有效控制鞭毛虫和纤毛虫病;0.1 ppm硫酸铜10-15分钟有效杀灭纤毛虫.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氯化钠易引起鱼苗产生大量粘液而死亡.
扁吻鱼成鱼的采捕与运输
任波;任慕莲;张人铭;马燕武;刘宇;艾则孜;吐尔逊;郭焱;阿不都;刘晓明
2006, 19(1):  47-51. 
摘要 ( )   PDF (37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报道了扁吻鱼在采捕、储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经过反复研究后,自行设计、制作了"水道活鱼储运变形布箱"和"活口筒状抄袋"等工具,成活率由过去不足5.00%,提高到95.83%.
嫩江中游讷河江段瓦氏雅罗鱼生物学研究
刘立志;董崇智;宋鑫
2006, 19(1):  52-56. 
摘要 ( )   PDF (19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5年4月对江段瓦氏雅罗鱼2只船渔获物234尾进行渔业生物学研究.捕捞群体平均体长16.6 cm(15~29.5 cm),平均体重151.4 g(50~300g),年龄由1+~5+龄组成,2+占36%;绝对生殖力为8050~12448粒/g,平均为3700粒/g;相对生殖力9.04~100.6粒/g,平均为34.3粒/g;肥满度系数雌性为0.9436~2.0547%,平均为1.999%.雄性为1.4577~2.054%,平均为1.6262%.捕捞数量2005年春汛6.75 t.嫩江中游讷河江段瓦氏雅罗鱼资源呈现小型化、低龄化趋势;渔业资源呈下降趋势,亟待采取限定捕捞规格的保护措施.
勤得利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姜作发;苏洁;李池陶;唐富江;孟令博
2006, 19(1):  57-61. 
摘要 ( )   PDF (23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3年5、7、9、11月对勤得利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动物共计4门82种,以原生动物、轮虫为主,分别占29.27%和54.88%;前节晶囊轮虫、锥形似铃壳虫、螺形龟甲轮虫、尖削叶轮虫、萼花臂尾轮虫、多足变形虫、单缩虫等为优势种.浮游动物数量为27449.1 ind./L,原生动物数量为11445 ind./L,占41.7%;生物量为14.235 mg/L,轮虫最高,为11.002 mg/L.浮游动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数量夏季最高为74431.2ind./L;生物量以夏季最高37.9056 mg/L;水平分布采样点Ⅲ最高,为42113.2ind./L和21.836 mg/L.勤得利湾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变化是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均匀度指数变化是秋季>冬季>春季>夏季.
西泉眼水库冰下浮游动物种群结构的观察
李喆;姜作发;李池陶;赵文阁
2006, 19(1):  62-67. 
摘要 ( )   PDF (26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6年3月对西泉眼水库冰下浮游动物种群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观察.结果表明,冰下浮游动物共32个种属.其中优势种有偏孔砂壳虫、普通表壳虫、表壳虫、镖水蚤、剑水蚤.浮游动物中原生动物的数量最大为1600.0ind/L,占总数的92.6%;桡足类的生物量最大为0.3851,占76.1%.水平分布Ⅱ采样点数量最高为2661.0 ind/L,Ⅲ采样点生物量的总量最高为0.5378 mg/L.垂直分布在同一断面,上层的浮游动物大于下层浮游动物的数量;深水区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大于浅水区.
大力加湖鲟鱼放养场浮游植物及鱼产潜力
宋鑫;姜作发;唐富江;刘立志
2006, 19(1):  68-71,7. 
摘要 ( )   PDF (25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4年5、7、9、12月对大力加湖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力加湖鲟鱼放养场浮游植物96个种属,密度255.54×104ind./L,生物量14.166 mg/L.浮游植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密度秋季最高为456.160×104ind./L,生物量以秋季最高30.105mg/L.多样性指数变化是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均匀度指数变化是冬季>夏季>秋季>春季.全库总鱼产潜力527760 kg,总放养量2804800尾.
大力加湖鲟鱼放养场水质理化特征
周长海;姜作发;马波;董崇智;唐富江
2006, 19(1):  72-76. 
摘要 ( )   PDF (22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4年5月、7月、9月和12月对大力加湖鲟鱼放养场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力加湖鲟鱼放养场水质良好,透明度变幅在45~90cm,pH值变幅在6.69~8.72,水呈中性.水型属重碳酸盐类,钙组Ⅰ型(CIca)软水.水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总氮含量较高平均为1.63 mg/L,磷酸盐含量较低平均为0.0339 mg/L.离子含量以冬季最高104.52 mg/L,春季最低51.64mg/L.水中离子含量高低次序为HCO3->Ca2+>Cl->Mg2>Na+s+K+.探讨了水体的营养类型和利用.
漠斑牙鲆生物学及人工繁育
张玉勇;贾智英;李池陶;刘海金
2006, 19(1):  77-83. 
摘要 ( )   PDF (35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雌核发育三倍体方正银鲫研究进展
贾智英;孙效文
2006, 19(1):  84-89. 
摘要 ( )   PDF (32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鲟鱼卵子发生发育的研究现状
李璐;曲秋芝;华育平
2006, 19(1):  90-96. 
摘要 ( )   PDF (35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思考
张淑华;韩睿;陈秀英;张万全
2006, 19(1):  97-100. 
摘要 ( )   PDF (24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