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2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5-02-15
研究论文
铁对小兴凯湖自然群落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于洪贤,王璐,马成学,姜明,袁宇翔
2015, 28(1):  1-4. 
摘要 ( )   PDF (259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乌江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特征
王崇,朱代宏,憨雪莹,常秀岭
2015, 28(1):  5-11. 
摘要 ( )   PDF (305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镜鲤△6脂肪酸脱氢酶CDNA的克隆与表达
吴景,郑先虎,匡友谊,吕伟华,曹顶臣,冬方,何立川,孙效文
2015, 28(1):  11-17. 
摘要 ( )   PDF (392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得到了镜鲤Cyprinus carpio肝脏中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合成代谢的脂肪酸去饱和酶(△6FAD)基因cDNA全序列。结果表明:镜鲤△6FAD基因cDNA全长为1 446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332bp,编码444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序列包含FAD全部特征结构区,包括1个细胞色素b5结构域、2个跨膜区和3个组氨酸簇,与其他鱼类的Δ6FAD氨基酸序列具有69.0%~92.0%的同源性。系统树分析显示:与斑马鱼Danio rerio的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发现:脂肪酸延长酶基因在镜鲤肝脏中表达量最高,背部肌次之,在血液中表达最低。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镜鲤HUFA的合成途径及调控机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应用微卫星标记鉴别施氏鲟、达氏鳇及其杂交子代
刘洋1,2,鲁翠云1,李超1,程磊1,吴文化1,赵元凤2,孙效文1
2015, 28(1):  18-23. 
摘要 ( )   PDF (353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32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达氏鳇Huso dauricus及其杂交子代H. dauricus (♀)×A. schrenckii (♂)的遗传差异。其中,28个标记在三个群体中均能得到稳定的扩增产物,1个标记只在施氏鲟中得到扩增产物。利用这些微卫星标记对三个群体进行分析,发现有5个特异性标记能够有效鉴别出施氏鲟、达氏鳇及其杂交子代。其中,HLJSX350在施氏鲟扩增出227bp的条带,在达氏鳇扩增出209bp的条带,而其杂交种质扩增出209bp和227bp的杂合条带,扩增出的特异条带能够有效鉴别3个种质;HLJSX226,HLJSX329,HLJSX332和HLJSX351 4个标记在施氏鲟和达氏鳇及其杂交子代扩增出差异显著的条带。本研究鉴别的微卫星标记可用于施氏鲟、达氏鳇及其杂交种的区分,为2种鲟、鳇的种质保护提供了遗传工具。
饲料中直链与支链淀粉比对尼罗罗非鱼生长、肠道菌群和挥发性脂肪酸生成的影响
王琨,杨伟,叶继丹
2015, 28(1):  24-28. 
摘要 ( )   PDF (327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水温27.5~32℃下,将初始体质量(9.81±0.42g)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饲养在20个150L循环水族箱(每箱15尾)中,每4个水族箱为一个处理,投喂一种试验料,试验期42d。用高直链玉米淀粉和糯米粉配制直链与支链淀粉比不同的等氮和等脂的5种饲料,即0.10(饲料1)、0.24(饲料2)、0.47(饲料3)、0.76(饲料4)和0.98(饲料5)。结果表明:饲料2组罗非鱼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最高,显著高于饲料4和饲料5组,饲料5组最低。随着饲料中直链与支链淀粉比的增加,罗非鱼肠道中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乳酸菌Lactobacillus spp.数量增加。饲料5组的罗非鱼肠道食糜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饲料3组的肠道食糜丙酸含量显著高于饲料组1、4和5组。各饲料组罗非鱼肠道食糜中均未检出丁酸。罗非鱼摄食不同直链与支链淀粉比的饲料时,生长与肠道细菌发酵之间存在不一致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黑龙江流域绥芬河水系洛氏鱥个体繁殖力的研究
张永泉1,白庆利1,徐伟1,吴秀梅2,尹家胜1
2015, 28(1):  29-33. 
摘要 ( )   PDF (3157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黑龙江流域绥芬河水系采捕野生洛氏鱥Phoxinus lagowskii Dybowskii,人工培育至3龄,研究野生洛氏鱥的繁殖力及其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统计分析表明:洛氏鱥群体的绝对繁殖力平均为每尾6738.50粒,变化幅度为1636.67~11623.33粒,主要分布在5000~9000粒之间;体重相对繁殖力平均为74.39粒/g,变化幅度为37.03~95.35粒/g,主要分布在50~90粒/g之间;体长相对繁殖力平均为360.08粒/cm,变化幅度为109.30~571.62粒/cm,主要分布在250~450粒/cm之间。个体绝对繁殖力和体长相对繁殖力均随体长、体重、成熟系数和肥满度的增加而极显著增加(P<0.01),体重相对繁殖力与体重和肥满度无相关性(P>0.05),与体长呈显著性相关(P<0.05),但与成熟系数极显著相关(P<0.01)。
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唇鱼骨 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张家松,张志鹏,陈伟强,熊占山,毛瑞鑫,胡国宏
2015, 28(1):  34-38. 
摘要 ( )   PDF (2775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平均水温21.6℃下,将平均体质量148.03±0.28g的2龄唇鱼骨 Hemibarbus labeo饲养在6m×12m×3.5m网箱中,网箱放在水库中,每个网箱放养1500尾,投喂鱼粉为蛋白源、大豆油为脂肪源和玉米淀粉为碳水化合物源,微晶纤维素补充剩余比例的5种等蛋白质和等脂肪而含不同水平(25.3%、29.2%、33.3%、37.1%和41.%)碳水化合物的实验饲料,每组3个重复。60d的投喂表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唇鱼骨 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日增重和特定生长率却随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41.6%组的终体质量显著低于29.2%、33.3%和37.1%组(P<0.05),但与25.3%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33.3%、37.1%和41.6%组间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25.3%和29.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唇鱼骨 饲料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33.3%~37.1%时生长和饲料转化效率较高。
养殖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鮰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肖洋1,2,雷燕1,2,唐绍林1,2,张会军1,2,王雄1,2,王雪鹏3
2015, 28(1):  39-44. 
摘要 ( )   PDF (348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角帆蚌内脏团大颗粒有核珍珠培育技术的研究
谢先中1,施志仪2,王永树1
2015, 28(1):  45-48. 
摘要 ( )   PDF (2353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3年三都湾大黄鱼养殖区表层水质的变化
郑昇阳
2015, 28(1):  49-53. 
摘要 ( )   PDF (204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常见营养盐对微藻EPA含量的影响概述
马国红,宋理平,王秉利,吴君
2015, 28(1):  54-58. 
摘要 ( )   PDF (360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产动物对肌醇需要量的研究
张美彦1,2,3,杨星1,王常安2,徐奇友2
2015, 28(1):  59-63. 
摘要 ( )   PDF (332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