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2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3-02-15
研究论文
磁珠富集法随机筛选大菱鲆基因组SNP标记
董晓丽;徐建勇;陈松林
2013, 26(1):  1-4. 
摘要 ( )   PDF (27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磁珠富集法随机筛选了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基因组7820bp的序列,获得了35个SNP标记,SNP标记的含量约为0.448%.超过68%的SNP标记由碱基转换造成,不足29%的SNP标记由碱基的颠换造成.使用磁珠富集法对目的基因KC70的检测发现,725bp的片段上发现7个SNP标记.此结果证实,该方法不仅能够随机筛选基因组SNP标记,还能筛选目的基因的SNP标记.

淡水鲨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安丽;朱永安;付佩胜;张龙岗;李娴;董学飒;杨培福;孟庆磊
2013, 26(1):  5-9. 
摘要 ( )   PDF (26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1龄淡水鲨鱼(Pangasias sutchi Fowler)30尾,测量其体质量、全长、体长、体高、体宽、眼间距、头长、头高、头宽、吻长、尾柄长和尾柄高等12个形态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各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1)经相关分析,淡水鲨鱼各形态性状(除吻长)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经通径分析,保留了全长、头宽、体宽和尾柄高4个达到显著水平的形态变量,所得相关指数为:R2-2=0.939;(3)经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最优回归方程为:Y=-458.204+ 0.997X1 +6.610X8 +2.506X4+2.825X11,式中X1、X8、X4、X11分别为全长(mm)、头宽(mm)、体宽(mm)和尾柄高(mm),为淡水鲨鱼的育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新疆两种裂腹鱼形态学和COI基因的比较分析
杨天燕;孟玮;郭焱;马燕武
2013, 26(1):  10-14. 
摘要 ( )   PDF (32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结合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比较分析了新疆和田河两支流(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 biddulphi)和厚唇裂腹鱼(S.irregularis)的遗传差异.对这两种鱼67尾的31个测量指标进行分析,其中5个性状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6个性状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主成分散点图中,这两种裂腹鱼个体间存在交叉现象,没有明显界限,二者外部形态差异较小,难以有效区分.分析了627bp的COI基因序列碱基组成,均表现为C碱基含量最低而C碱基含量最高,A+T含量大于C+G含量.26尾塔里木裂腹鱼和厚唇裂腹鱼共检测到6种单倍型和5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其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0.733和0.556,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0.00158和0.00089,其中417bp处的C/T转换为二者特有.

细鳞鱼全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
牟振波;李永发;徐革锋;张玉勇;刘洋
2013, 26(1):  15-18. 
摘要 ( )   PDF (320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乌苏里江、牡丹江中采捕野生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亲鱼,暂养后催产获得的鱼苗饲养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观察和测定了水温2~18℃下人工养殖的细鳞鱼的生长和发育,自2003 ~2010年连续进行了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结果表明,在流水池塘养殖条件下,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可使细鳞鱼正常生长和性腺发育成熟,人工催产方式可以批量获得鱼苗,且生长速度、产卵量、发眼率与野生细鳞鱼无显著差异.

不同消毒剂对三种鲑科鱼受精卵成活率的影响
张铁奇;户国;谷伟;白庆利;王炳谦
2013, 26(1):  19-22. 
摘要 ( )   PDF (24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水温4.5±1.3℃下和桶式流水孵化器中,研究了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水溶液、聚维酮碘、甲醛溶液和二氧化氯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白斑红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受精卵至发眼期胚胎的成活率和防治水霉菌等感染的效果.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处理组与对照组鱼胚胎的发眼率与畸形率差异显著;聚维酮碘处理组鱼胚胎的发眼率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畸形率明显高于甲醛对照组.因此,聚维酮碘和二氧化氯不适于这三种鱼受精卵的消毒.1000 mg·L-1的过氧化氢饱和水溶液(双氧水)与1500 mg·L-1甲醛处理组鱼胚胎的在发眼率无显著差异,但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畸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建议鲑鳟鱼受精卵孵化过程中可用1000 mg·L-1双氧水防止水霉菌滋生,提高受精卵的成活率.

放养密度和饵料种类对中国大鲵幼苗存活与生长的影响
李灿;殷梦光;徐小茜;高玉平;曹宇
2013, 26(1):  23-26. 
摘要 ( )   PDF (316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放养密度和饵料种类对幼中国大鲵(A ndrias davidianus)生长发育的影响,跟踪分析了自胚胎孵化至一龄幼鲵的存活与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自胚胎孵化至一龄幼鲵的养殖密度为每0.1m2 10 ~ 20尾时,其成活率可达到100%,投放密度每0.1m2自20尾增加到60尾,平均存活率、年体长增加和年体重增加均显著降低.投喂摇蚊幼虫、猪肉、牛肉、羊肉和小鱼虾,幼苗的存活率分别为100%、90%、95%、85%和95%,体长增加分别为8.09cm、5.45cm、5.28cm、4.57cm、6.82cm,体重增加分别为25.97g、12.68g、11.82g、10.86g和20.67g.可见,摇蚊幼虫和小鱼虾是一龄幼大鲵的适宜饵料.

水族馆内淡水鱼饲养池水质指标分析
冯力霞;王磊;费玥;栾钢
2013, 26(1):  27-31. 
摘要 ( )   PDF (38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9年1~6月间,测定分析了水族馆内淡水鱼饲养池的水质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溶解氧和细菌总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360,P<0.01,n=50),霉菌和酵母菌数量与溶解氧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50,P<0.01,n=50),细菌总数与霉菌和酵母菌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68,P<0.01,n=50);选择浊度和细菌总数作为水族馆内鱼类饲养池水质评价的新指标.本文对主要水质指标的标准差进行了分析,标准差的大小反映了淡水鱼类饲养池的综合调控措施对各水质指标控制能力的强弱.利用单个或少数几个水质指标进行水质环境评价不能充分反映实际情况,应综合看待各指标包括其间的相关性和标准差等方面,对淡水养殖环境做出较为客观的、全面的和准确的分析.

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
李反修;姜作发;李喆;霍堂斌
2013, 26(1):  32-36. 
摘要 ( )   PDF (34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0年9~10月,对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利用生物指数对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计8门50种,以硅藻为主,28种,占56.0%;绿藻次之,15种,占30.0%;蓝藻2种,占8.5%;隐藻、裸藻、甲藻、金藻、黄藻各1种,共占14.0%;优势种类及常见种全部为硅藻门种类:尖针杆藻Synedra acus、脆杆藻Fragilaria sp.、扭曲小环藻Cyclotella comta、缢缩异极藻Gomphonemaconstrictum、舟形藻Acicular sp.、简单舟形藻Navicula simples、羽文藻Pinnulariasp.、桥弯藻Cymbella sp.、箱形桥弯藻Cymbella cistula.浮游植物平均数量为183.47×104ind.·L-1,硅藻的数量较多,134.12×104ind.·L-1,占61.82%;生物量为4.3740mg·L-1,硅藻的生物量最高3.9354mg· L-1,占89.9%.采用多样性指数H1、J水质类型的评价标准对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H’均值为3.01,J均值为0.88,水域属于寡污-清洁型河流,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水域环境.

小鹤立河水库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李秀媛;于洪贤
2013, 26(1):  37-40. 
摘要 ( )   PDF (301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2年5月在小鹤立河水库设置了7个采样点,研究了小鹤立河水库中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在小鹤立河水库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5种,其中原生动物6种,占浮游动物总物种数的40.0%;轮虫8种,占53.3%;枝角类1种,占6.6%;浮游动物丰度变动幅度为77 ~ 683ind.·L-1.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最高和最低分别出现在5#和7#,分别为1.94和1.28.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小鹤立河水库浮游动物丰度与水深、溶解氧量、总氮含量显著相关(P<0.05).

应用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评价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水质现状
赵菲;于洪贤;马成学;宋俊霖
2013, 26(1):  41-45. 
摘要 ( )   PDF (362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1年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设置七个站点,调查鉴定出3门27属44种浮游动物,其中轮虫的种类最多,占62%;原生动物的丰度最多,占总数的58%;桡足类生物量最多,占总数的75%.采用Shannon-Weaver指数(H’)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评价水质,它们的年平均值分别为2.56和1.74.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的站点是5#站点扎龙湖,最低的是6#站点龙湖,对水质的综合评价结果均为中度污染.

液质联用法检测海水中氯霉素的含量
张秀妍;覃东立;马琳
2013, 26(1):  50-53. 
摘要 ( )   PDF (368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液质联用仪测定海水中氯霉素的含量.水样经乙酸乙酯萃取、浓缩,以1 mL 50%的甲醇-水溶液定容,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MRM)检测和氘代氯霉素内标法定量.海水中氯霉素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10~ 10.0ng·mL-1,检出限为0.04μg·L-1,定量限为0.10μg·L-1,加标浓度在线性范围内时,回收率大于90%.试验证明:该方法比较稳定,适用于检测海水中氯霉素的含量.

综述
甘露糖受体结构、功能、表达和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刘小玲;曾令兵
2013, 26(1):  54-59. 
摘要 ( )   PDF (329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甘露糖受体是先天免疫系统中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和内吞受体,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在维持内稳态、识别病原、诱导细胞因子、抗原递呈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关甘露糖受体靶向药物与分子疫苗的研究不断深入,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斑马鱼(Danio rerio)、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舌齿鲈(Dicentrarchus labrax)、斑点叉尾鲴(Ictalurus punctatus)的基因组中都预测有甘露糖受体基因.笔者首次克隆到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甘露糖受体基因全长序列(JQ345719)和草鱼(te nop haryngodon idellus)甘露糖受体基因部分序列(JX391027).开展鱼类甘露糖受体的研究对深入了解养殖鱼类生理机能与抗感染免疫机制,开发鱼类甘露糖受体靶向新药和分子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硬骨鱼类免疫球蛋白分类及多样性产生机制研究进展
宿斌;王荻;刘红柏
2013, 26(1):  60-64. 
摘要 ( )   PDF (284KB)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鱼类是最先出现免疫球蛋白的低等脊椎动物,对研究免疫球蛋白的起源、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IgM和IgD是最先被人类发现和认识的鱼类免疫球蛋白,随着科技进步和研究深入,陆续在斑马鱼(Danio rerio)、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及鲤鱼(Cyprinus carpio)中发现了IgZ、IgT、IgM-Z等.与哺乳动物的免疫球蛋白一样,不同种鱼,甚至同种鱼不同个体间,免疫球蛋白的形态结构、基因类型、生物学功能等均有差异.为了进一步认识鱼类免疫球蛋白及其免疫应答的机制,本文综述了鱼类免疫球蛋白的分类和多样性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