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学杂志 ›› 2015, Vol. 28 ›› Issue (1): 24-28.
在水温27.5~32℃下,将初始体质量(9.81±0.42g)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饲养在20个150L循环水族箱(每箱15尾)中,每4个水族箱为一个处理,投喂一种试验料,试验期42d。用高直链玉米淀粉和糯米粉配制直链与支链淀粉比不同的等氮和等脂的5种饲料,即0.10(饲料1)、0.24(饲料2)、0.47(饲料3)、0.76(饲料4)和0.98(饲料5)。结果表明:饲料2组罗非鱼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最高,显著高于饲料4和饲料5组,饲料5组最低。随着饲料中直链与支链淀粉比的增加,罗非鱼肠道中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乳酸菌Lactobacillus spp.数量增加。饲料5组的罗非鱼肠道食糜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饲料3组的肠道食糜丙酸含量显著高于饲料组1、4和5组。各饲料组罗非鱼肠道食糜中均未检出丁酸。罗非鱼摄食不同直链与支链淀粉比的饲料时,生长与肠道细菌发酵之间存在不一致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摘要: 在水温27.5~32℃下,将初始体质量(9.81±0.42g)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饲养在20个150L循环水族箱(每箱15尾)中,每4个水族箱为一个处理,投喂一种试验料,试验期42d。用高直链玉米淀粉和糯米粉配制直链与支链淀粉比不同的等氮和等脂的5种饲料,即0.10(饲料1)、0.24(饲料2)、0.47(饲料3)、0.76(饲料4)和0.98(饲料5)。结果表明:饲料2组罗非鱼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最高,显著高于饲料4和饲料5组,饲料5组最低。随着饲料中直链与支链淀粉比的增加,罗非鱼肠道中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乳酸菌Lactobacillus spp.数量增加。饲料5组的罗非鱼肠道食糜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饲料3组的肠道食糜丙酸含量显著高于饲料组1、4和5组。各饲料组罗非鱼肠道食糜中均未检出丁酸。罗非鱼摄食不同直链与支链淀粉比的饲料时,生长与肠道细菌发酵之间存在不一致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