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水产饲料诱食剂的应用
    尹海富;韩英;范兆廷;陈伟兴;呼君德
       2003, 16 (2): 72-76.  
    摘要805)      PDF(pc) (125KB)(993)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鲑科鱼类及其养殖状况
    孙大江;王炳谦
       2010, 23 (2): 56-63.  
    摘要977)      PDF(pc) (597KB)(941)    收藏
    本文介绍鲑科鱼类及其主要生物学特点、鲑科鱼类在世界渔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养殖产业技术发展现况.鲑科鱼类属典型的冷水性鱼类,高蛋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丰富、可食部分大、无肌间刺、易加工,是欧美人民的传统水产食品和重要养殖鱼类.鲑鱼是世界三大养殖鱼类之一,其养殖产量仅在鲤鱼和罗非鱼之后,海水鱼类养殖中,半数以上(54.3%)来自鲑鱼产量.2005年,世界鲑鱼产量280万吨,其中195万吨(69.6%)来自人工养殖.本文也简要叙述了我国鲑鱼养殖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在鲑鳟鱼类遗传育种、养殖新品种开发、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繁殖期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鲑鳟鱼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蓝藻水华的危害及治理动态
    王扬才;陆开宏
       2004, 17 (1): 90-94.  
    摘要1005)      PDF(pc) (119KB)(881)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我国冷水性鱼类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纪锋;王炳谦;孙大江;吴文化;张玉勇;董晓丽
       2012, 25 (3): 63-68.  
    摘要931)      PDF(pc) (554KB)(777)    收藏
    本项研究主要基于作者在承担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冷水性鱼类养殖产业化研究与示范"项目的产业信息调研工作中所涉及我国冷水性鱼类产业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国内外发展趋势等内容开展相关调研工作,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增氧技术
    房燕;韩世成;蒋树义;陈忠祥;郭常有;周煊亦;曹广斌
       2012, 25 (2): 56-61.  
    摘要949)      PDF(pc) (450KB)(751)    收藏
    工厂化水产养殖密度大、水和土地资源利用率高、水质可净化而污染少,是应用工业化方式进行水产养殖的生产模式。高效合理的增氧方式可有效增加工厂化养殖中设施与设备的效能,提高生产效率,是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水产养殖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论述了国内外增氧装备的结构特点、增氧方式和效果,分析了增氧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增氧技术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方法和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高增氧技术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赛里木湖饵料生物及渔业现状的研究
    杨文荣;郭焱;蔡林钢;张人铭;李红;付亚丽;阿达克;张兆平;刘萍
       2000, 13 (1): 1-10.  
    摘要976)      PDF(pc) (290KB)(743)    收藏
    赛里木湖为高山冷水型封闭湖,面积453Km2,年平均水温7℃.1997年:透明度13m,离子总量2967mg/l,水化学型为SMgⅡ;浮游植物平均0.436mg/l,以硅藻和蓝藻为主;浮游动物平均为0.3225mg/l,以西藏拟蚤和镖水蚤为主;初级生产力为2.65Kg鱼/亩*年.自1968年引入新疆土著鱼类以来,至今未形成商业产量.1996年试引虹鳟,生长速度较佳.为开发该湖丰富的冷水资源,建议移植冷水性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改变引种结构,达到商业开发目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鱼类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消化酶的分布与特性
    徐革锋;陈侠君;杜佳;牟振波
       2009, 22 (4): 49-55.  
    摘要1092)      PDF(pc) (504KB)(722)    收藏
    本文综述了鱼类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消化酶的分布与特性的研究进展,旨在进一步了解鱼类各个消化器官的结构以及分布,其中的主要酶类所产生的功能效应,为今后深入探讨鱼类摄食、消化和吸收的生理机制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马国军;曲秋芝;吴文化;邱岭泉;孙大江
       2001, 14 (1): 73-76.  
    摘要759)      PDF(pc) (101KB)(716)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中国的鲟鱼养殖
    孙大江;曲秋芝;张颖;马国军;王念民
       2011, 24 (4): 67-70.  
    摘要902)      PDF(pc) (351KB)(711)    收藏
    以作者的研究经历及国内外相关资料为基础,重点介绍了我国鲟鱼养殖产业和养殖技术研究的发展历史、我国的鲟鱼及其目前的主要养殖种类、养殖地区、生产方式、生产量和产业发展趋势,并针对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鱼类体色研究进展
    黄永政
       2008, 21 (1): 89-94.  
    摘要988)      PDF(pc) (318KB)(707)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松花湖移入的小型经济鱼类种群发展的生态学分析
    解涵;解玉浩;金广海;吴瑞兰
       2010, 23 (1): 51-54.  
    摘要996)      PDF(pc) (275KB)(697)    收藏
    2005年从松花湖采集了亚洲公鱼、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样品进行了生物学测定,并参考有关资料论述了松花湖的自然条件及渔业概况,移入小型经济鱼类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种群发展的生态学分析和种群发展趋势及数量调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水产养殖用增氧机的增氧机理和应用方法
    蒋树义;韩世成;曹广斌;刘霞
       2003, 16 (2): 94-96.  
    摘要820)      PDF(pc) (57KB)(692)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鸭绿江花羔红点鲑研究进展
    黄权;孟繁伊;孙晓雨;林崇峰;周风声;孙锴
       2005, 18 (2): 89-96.  
    摘要781)      PDF(pc) (309KB)(678)    收藏
    本文综述了鸭绿江花羔红点鲑在形态,生态和养殖等方面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保护措施和发展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阿克苏河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riplophysa) teunis (Day)生物学研究
    吐尔逊;任波;张人铭;马燕武;郭焱
       2005, 18 (2): 65-69,1.  
    摘要895)      PDF(pc) (187KB)(666)    收藏
    本文对2004年3~10月份采集的阿克苏河长身高原鳅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群体结构,繁殖特点,食性等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长身高原鳅体长分布在3.4~12.1cm之间,体重分布在0.31~13.7g之间.W=0.0090293L2.9666(r=0.970).Fulton肥满度雌体平均为0.88,雄体平均为0.86;Clark肥满度雌体平均为0.61,雄体平均为0.64.雌体成熟个体最小体长为5.4cm.体重为1.4g.平均怀卵量2451粒/尾.食性以底栖动物,昆虫幼体等动物性饵料为主,其次是植物碎片和有机碎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哲罗鱼与2种有胃鱼消化系统比较解剖的观察
    关海红;徐伟;匡友谊;尹家胜
       2008, 21 (2): 42-46.  
    摘要933)      PDF(pc) (260KB)(657)    收藏
    对3种淡水有胃鱼的消化系统进行了比较解剖观察.描述了与摄食有关的齿、咽喉齿、舌和鳃耙的形态学特征;测量了体长、头长、吻长、口裂宽、口腔长.对几种鱼胃的形态、幽门盲囊、肝、胰脏、胆囊进行了描述;测量了食道长、胃长、胃直径、肠长、消化道长和腹腔长;并计算了有关比值.探讨了摄食习性与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点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初级生产力的不同测定方法
    阎希柱
       2000, 13 (1): 81-86.  
    摘要891)      PDF(pc) (145KB)(657)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苯扎溴铵治疗斑鳜聚缩虫病试验
    李文宽;宋文华;阎有利;赵晓临;李兴友
       2008, 21 (1): 74-76.  
    摘要922)      PDF(pc) (130KB)(654)    收藏
    本文报道了网箱斑鳜聚缩虫病的主要症状、流行情况及用苯扎溴铵溶液(5%)室内外药浴治疗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在水温11℃~20℃条件下,用苯扎溴铵溶液药浴15~30min,浓度在100~800mg/1均无效,1500mg/1以上可有效杀死聚缩虫.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鲑科鱼增养殖生物学简述
    王昭明
       2004, 17 (2): 86-88.  
    摘要819)      PDF(pc) (57KB)(649)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稀土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齐宏涛;汪东风;杜德红;于丽娜
       2003, 16 (2): 77-82,5.  
    摘要918)      PDF(pc) (161KB)(642)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哲罗鱼的消化道黏液细胞形态及分布
    关海红;尹家胜;徐伟;张超
       2010, 23 (2): 42-45.  
    摘要1035)      PDF(pc) (342KB)(636)    收藏
    采用显微镜技术对哲罗鱼消化道黏液细胞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描述了哲罗鱼消化道中的黏液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在各消化段分布.结果表明哲罗鱼消化道的黏液细胞具有以下特点:(1)口咽部:有二种黏液细胞组成,不同部位含有数量不同的黏液细胞;(2)食道:有大型的黏液细胞;(3)胃:有二种黏液细胞,胃上部贲门部为黏液细胞,胃底为胃腺细胞,幽门处无腺细胞;(4)盲囊:有大量的黏液细胞,可分泌灰白色的胶冻状物质,上皮游离面具有微绒毛,黏膜层突入腔内形成窄长的绒毛;(5)肠:肠道中的黏液细胞从前向后的数目逐渐增加,黏膜层中有单管状的肠腺细胞.本文通过对哲罗鱼黏液细胞的形态及分布观察,探讨了黏液细胞在哲罗鱼体内的细胞学特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